7日是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,据统计,今年清明节期间,广州市各祭拜场所共接待群众约194.14万人次、车辆约25.08万辆次,各祭拜场所平稳有序。
记者走访广州市银河公墓、广州市火葬场等地发现,无烟祭拜、鲜花祭拜等绿色环保的祭拜方式得到市民普遍接受,祭拜的市民也越来越注重公交出行、错峰拜祭、清洁有序,认真践行文明绿色的祭拜理念。
祭扫场所推广无烟祭拜
今年清明,来到广州市白云山“思园”拜山的市民陈女士惊讶地发现,往年供集中焚烧祭品的“焚烧炉”已经不见,在“思园”入口处,一些志愿者向拜山的市民发放免费的祭拜鲜花。陈女士表示为这种改变点赞,“这不仅体现了广州对环境保护的重视,也是对文明祭拜的一种倡导。”
据广州市殡葬管理处处长梅向阳介绍,今年“思园”实行无烟祭拜,通过志愿者引导的方式,用鲜花换取市民携带的纸钱、鞭炮等。“市民普遍表示赞同,一些人自觉地把纸质祭品暂时寄存在服务点。”梅向阳说。
除了“思园”外,广州市银河公墓、广州市火葬场等祭拜场所也开设了无烟祭拜区。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,发现他们普遍赞同无烟祭拜、鲜花祭拜的方式。
在银河公墓的非无烟祭拜区,前来祭拜的90后林女士表示,鲜花祭拜很绿色,点不点香烛都能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。
记者在广州市火葬场看到,地面上很少见到垃圾,很多市民在祭拜结束后,自觉地将香烛或祭品包装袋等废弃物带走。“很多人会主动清理祭拜台,给后面的人留下一个干净的祭拜环境。”来自广州市老人院的志愿者钟莲香说,能切实地感受到市民素质的普遍提高。